四是构建完备高效的融资体系,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此外,应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器、加速器的平台载体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投入试用、量产环节,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以“新基建”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本质上是制造能力和IT能力集成、融合和创新的产物,其创新过程就是要用数据科学重构生产制造机理。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够,一些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受制于人”等问题。与传统基建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支持和推动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发展壮大,提升经济运行全要素生产率来带动社会发展。而产业链现代化的实质是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改造传统产业链,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
着眼未来,要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以政策协同为保障,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遵循市场导向,严格执行环保、科技标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清理、重组“僵尸企业”;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要促进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还要“中部抬起”,加快加工组装和低端制造环节的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形成技术创新、制造组装、品牌提升三足鼎立的态势。
概括来讲,产业基础能力涉及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新兴技术产业化能力以及全球产业链管控能力等